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品牌展会压铸CEO年会暨有色铸造轻量化论坛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返回
一体化压铸技术分论坛 | 压铸CEO年会分论坛抢先看(六)

一体化压铸技术分论坛

精彩内容抢先看→

由中国铸造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压铸CEO年会暨有色铸造轻量化论坛”将于2025年5月20-23日在天津举办。论坛以“铝创佳绩·镁好未来”为主题,全维度赋能压铸有色产业链:主论坛着眼于宏观产业发展方向,8场平行分论坛围绕细分领域展开技术交流与解析,多条工厂参观路线着重展示一线生产流程与现场管理经验。作为业内高端且极具影响力的行业交流盛会,本届论坛预计将汇聚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代表,参会代表阵容强大,涵盖全国优秀压铸企业负责人、管理层代表以及国际行业组织和知名企业代表,其中企业高管占比约80%。目前,已有百余家主机厂和知名铸件企业报名参加。论坛同期还将隆重举办“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压铸工业展览会”“第十八届国际有色及特种铸造展览会”,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交流平台,实现专业深度与广度的双重提升。

8场平行分论坛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体化压铸技术分论坛,提前解锁那些令人期待的独特亮点→

报告嘉宾介绍

吴玉娟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导、研究员

报告题目

高性能铸造铝合金/镁合金材料研发与应用进展

个人简介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和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装备预研教育部联合项目等20余项;发表论文155篇(第一/通讯作者83篇);申请专利32件(授权23件)。目前,担任全国镁合金青年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稀土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稀土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专家库专家、“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科技副总”、镁合金国际杂志《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青年编委等。

报告摘要

铝合金和镁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等特性,是轻量化结构材料的首选,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铸造铝合金和镁合金的研发和应用,报告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在高性能铸造铝合金和镁合金新材料设计、工艺优化、组织性能调控和零部件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万 里

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副总经理

报告题目

超大型一体化电池托盘的FSW技术开发与应用

个人简介

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铝合金压铸成型技术理论研究并深耕一线技术开发实践,在高性能压铸铝合金材料、压铸成型工艺、压铸模具结构设计、压铸成型装备、机械加工等方面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近年来,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省级产学研项目9项,其中重点研发项目5项,发表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报告摘要

一体化压铸电池托盘搅拌摩擦焊的难点,包括材料特性易致热裂纹和气孔、尺寸精度控制难及焊接质量要求高等。本报告系统概述了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通过对搅拌头结构、焊接参数如旋转速度、焊接速度和焊接压力等的试验研究与优化,以及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验证了该技术方案在提高焊接质量、生产效率和成本效益方面的显著优势,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中超大型一体化电池托盘的制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孟少星

北京适创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算法工程师

报告题目

突破一体化压铸仿真的极限——更快,更准,更全

个人简介

在北京适创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工业软件算法开发工作,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擅长流体力学、材料加工等跨学科算法开发,有限元计算等数值仿真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工业软件研发领域,是工业仿真云平台“智铸超云”的核心算法工程师;在材料加工、CAE领域发表SCI论文5篇。

报告摘要

随着比亚迪、通用等传统车企推进一体化压铸生产计划,以及常青等冲压领域巨头进入该领域,一体化压铸成为压铸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如何更快速、准确地进行仿真并适应新工艺是当前的挑战。针对这一领域,适创科技采用全新算法架构,实现了包括充型、凝固、应力应变等全流程仿真。通过自适应多层网格和切网格技术,快速准确地计算充型凝固过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进行产品和模具的应力应变分析;同时,在GPU架构下,最短2小时即可完成数亿网格的仿真。为了满足一体化压铸厂商的需求,还开发了多料筒仿真和力学性能预测等模块,为一体化压铸仿真能力一起贡献中国力量。

杨卫学

史杰克西热能设备(太仓)有限公司压铸工艺应用经理

报告题目 

史杰克西大型一体化压铸熔炼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

个人简介

高级工程师,诺瑞肯集团铝合金事业部压铸工艺应用经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聘专家,致力于压铸工艺应用研究23年。

报告摘要

作为一体化熔炼技术的核心突破,史杰克西大型一体化压铸熔炼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熔炼、保温、输送全流程集成,生产效率提升30%;采用单元岛内熔炼方案,铝液温度波动控制在±5℃,保障薄壁件成型质量;首创大件直投回炉工艺,废料回收效率提高,降低额外的大件破碎成本和库存周期,熔化区和保温区独立除渣,吨铝烧损率降至1.2%以下;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显示,相较于传统产线,降低能耗,现场回收料周转率提高,该技术为新能源汽车底盘等大型构件量产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徐晓霞

航天工程装备(苏州)有限公司事业一部总经理

报告题目

《铸铝搅拌摩擦焊接技术规范》(T/CWAN 0070-2023)标准解读

个人简介

研究员,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工学硕士,从事FSW技术应用与装备研发、产业化推广工作;发表(合著)论文10余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1项,发明专利授权5项;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次,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1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第十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项目一等奖;组织并实施了科工局重大专项、国家工信部04专项、智能制造专项、上海市首台套、江苏省首台套等十余项技术课题。

报告摘要

随着铸造设备、工艺、技术的进步,铸造铝合金的应用也随即增多,使用铸造铝合金可以降低零件重量的同时还可以节约成本。搅拌摩擦焊接技术的出现为铸铝提供了一种缺陷少、成本低、绿色环保的焊接方法。随着搅拌摩擦焊接技术在铸造作产剧增加,迫切需要对产品制造标准进行规范。《铸铝搅拌摩擦焊接技术规范》(T/CWAN 0070-2023)标准的提出解决了长期以来铸铝搅拌摩擦焊无标准可用的局面,针对铸铝搅拌摩擦焊过程中铸铝来料、搅拌工具、设备、工艺参数及检测方法等各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为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报告将对以上内容进行一一介绍。

王思宁

布勒(中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产品管理部经理

报告题目 

全球大型一体化压铸的可持续发展

 个人简介

担任布勒压铸大中华区产品管理部经理,负责压铸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管理及后续的市场推广,在任期间陆续发布Carat560至920等超大型两模板压铸机,并成功与中欧美日等各地知名汽车集团及压铸企业签约。凭借布勒的全球平台及个人的长期积累,对全球压铸产品的发展有着深入的洞察和独特的思考。

报告摘要

大型一体化压铸凭借大幅优化装配复杂度、简化库存管理、高效生产等诸多优势,成为过去5年中国发展最快的压铸细分领域,逐步替代部分冲压焊接工艺,但当前中国压铸设备的产能严重过剩,出口成为热议的话题之一。面对美国对等关税的推出,欧洲将于2026年1月1日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等情况,本报告将介绍目前全球大型一体化压铸的格局,以及该工艺在低碳环保方面的优势。

由洋

广东华兴隆模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华兴隆模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报告题目

新能源一体化压铸模具最新进展及华兴隆模具材料方案

个人简介

工学博士,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期间曾赴加拿大McMaster大学国家电镜中心联合培养;坚持从事金属材料方向工作18年,曾就职于中航工业及一胜百集团,历任技术部经理、压铸模BD、模具3D打印BD、热处理总监及工程部件EP经理;作为亚太11人创新组成员之一,参与新技术研发工作,精通模具真空热处理、压铸模3D打印及压铸模失效分析,为业内众多企业模具延寿、提效贡献力量。

报告摘要

一体化压铸已经从5年前的摸索阶段,进入快速成长、成熟阶段。随着一体化压铸件的制造流程逐步成熟、模具失效方式逐步清晰,一体化压铸模具的设计也已如动力总成模具一样,初步呈现出了一定的规律,也明显表现出了现阶段的固有痛点。一体化压铸模具的工作负荷以及失效模式,在近浇口区、远浇口区呈现出了巨大的差异,对模具钢、相关表面强化方案等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要求。如果处理得当会显著提升压铸产能,反之则将大大延长停机时间,影响压铸交付。华兴隆是一体化压铸行业模具钢的主力供应商,为应对以上问题并进一步为压铸企业降本增效,公司提出“新型模具钢-表面处理-3D打印”一体化方案,助力行业进步、腾飞。

备注:报告顺序以最终的会议手册为准

会议日程

2025·天津

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会

 

第五届中国铸造协会压铸CEO年会

暨有色铸造轻量化论坛

会议基本信息

会议主题:“铝”创佳绩、“镁”好未来

会议时间:2025年5月20日-23日

会议地点: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万豪酒店

会议规模:1000人+

出席对象:车企/零部件/航空航天/压铸/低压铸造/重力铸造等企业负责人;汽车研发、技术、工艺、质量、采购、生产、设备等相关部门领导;大专院校教授等专家学者。

 

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铸造协会

承办单位:

中国铸造协会压铸分会

中国铸造协会低压铸造分会

中国铸造协会挤压铸造工作委员会

中国铸造协会半固态工作委员会

《铸造工程》杂志社

协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安徽省铸造协会

重庆铸造行业协会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

湖北省铸造协会

江苏省铸造学会

江西省铸造协会

山东省铸造协会

上海市压铸技术协会

天津市铸锻行业协会

浙江省铸造行业协会

香港铸造业总会

香港创新科技及制造业联合会

马鞍山市铸造协会

宁波市模具行业协会

宁波市铸造行业协会

苏州市压铸技术协会

肇庆市高要区压铸行业协会

国际支持组织:

韩国压铸协会、日本压铸协会、墨西哥压铸协会

持续更新中……

联系方式

论坛报名

黄亚伟:13381183809 

huangyawei@foundry.com.cn

曹林锋:13381182531 

caolinfeng@foundry.com.cn

现场展示及支持单位

陈海阔:13381183827 

chenhaikuo@foundry.com.cn

钱 明:13801942534 

qianming@foundry.com.cn

报告征集

曹林锋:13381182531 

caolinfeng@foundry.com.cn

论文征集

柳建国:13381182551 

liujianguo@foundry.com.cn

 

 

 

中国铸造协会版权所有© 中国铸造协会文化与传媒中心运营维护

京公安网备案[11010802010599号] [京ICP证030667号]

Copyright 2014 by China Foundry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