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品牌展会压铸CEO年会暨有色铸造轻量化论坛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返回
低压/差压铸造技术分论坛(上) | 压铸CEO年会分论坛抢先看(二)

低压/差压铸造技术分论坛(上)

由中国铸造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压铸CEO年会暨有色铸造轻量化论坛”将于2025年5月20-23日在天津举办。论坛以“铝创佳绩·镁好未来”为主题,全维度赋能压铸有色产业链:主论坛着眼于宏观产业发展方向,8场平行分论坛围绕细分领域展开技术交流与解析,多条工厂参观路线着重展示一线生产流程与现场管理经验。作为业内高端且极具影响力的行业交流盛会,本届论坛预计将汇聚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代表,参会代表阵容强大,涵盖全国优秀压铸企业负责人、管理层代表以及国际行业组织和知名企业代表,其中企业高管占比约80%。目前,已有百余家主机厂和知名铸件企业报名参加。论坛同期还将隆重举办“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压铸工业展览会”“第十八届国际有色及特种铸造展览会”,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交流平台,实现专业深度与广度的双重提升。

8场平行分论坛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今天,让我们走进低压/差压铸造技术分论坛(上),提前解锁那些令人期待的独特亮点

报告嘉宾介绍

刘相法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报告题目

最新耐热高强铝合金材料研究进展

个人简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液态金属结构演变与调控、纳米晶种合金与轻合金纳米晶种技术、超高性能铝合金新材料及其制品等研究工作,孵化和扶持数家铝合金材料制造与加工企业。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研究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已产业化30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1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科技二等奖6项。

报告摘要

本报告提出“耐热粒子纳米化、微纳晶界骨架化、基体晶粒超细化”的耐热高强铝合金设计思路,通过耐热纳米粒子的原位合成及骨架化构型调控,使传统意义上在高温下最脆弱的晶界转变为高温强化的“筋骨”,达到大幅提升铝合金高温强度的目的,最终制备出系列高强铝合金新材料及其制品。系列耐热高强铝合金新材料将用于高功率密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超音速空天飞行器、5G通信基站散热和滤波器壳体等部件以及新能源汽车核心动力散热结构件。

任孟瑛

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轻金属分公司技术总监

报告题目

汽车底盘结构件低压铸造生产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 

个人简介

毕业于吉林大学铸造专业,高级工程师,曾在一汽铸造公司、上海爱仕达汽车零部件公司、保定长城汽车公司、卡斯马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肇庆动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工作,从事铝合金铸造41年。

报告摘要

铝合金低压铸造工艺具有充型平稳、材料利用率高、金属流动性好、铸件组织致密、可热处理强化机械性能等特点,这些优势不仅提高了铸件的质量和性能,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能耗,符合汽车轻量化、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在汽车底盘结构件上得到大量应用。本文就低压铸造的工艺特点,总结40余年低压铸造从业经验,阐述了如何从产品结构上、工艺开发过程以及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参数控制来对产品质量进行管控,来降低零部件的生产成本,保持生产过程的质量稳定等多维度有效提高铝合金低压铸造工艺在汽车底盘零部件产品上的应用,满足日益增长的汽车轻量化、产业绿色化的发展需要。

涂志新

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硕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

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金属模具冷却效果定量化分析研究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液态成形数值模拟、反重力铸造工艺与设备、熔模精密铸造相关研究。主持厅级项目1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市级重点项目与揭榜挂帅项目3项、航空企业委托等多项科研项目,累计为航空企业提供真空差压/低压铸造设备3台,为我国航空领域复杂薄壁铸件的研制提供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在国内外杂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

报告摘要

在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生产过程中,金属模具的模温对车轮铸件的质量至关重要,如何实现冷却效果的定量化评价是实现模具温度的关键。本报告首先从理论角度出发,分析模具初始温度与特征温度点之间的定量化关系;基于同一冷却工艺,定量化获取温度控制精度;然后以基准工艺为基础,逐通道定量化分析冷却工艺变化对不同测温位置处温度影响规律;最后定量化分析开模状态下特征温度点之间的影响。本报告研究成果有望为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金属模具的定量化控制提供参考。

章旭霞

浙江万丰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

低压铸造产线智能化解决方案 

个人简介

全国铸造机械标委会委员,中铸协第九届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低压/差压/重力铸造机及产线系统研发,擅长智能控制系统及铸造管理系统的研究。拥有国家级项目荣誉3项,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67项,软著5项,发表论文13篇,主导国家行业标准11项。获得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优秀科技工作者、浙江工匠、全国铸造行业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优秀巾帼铸造工作者、全国铸造机械标委会委员杰出贡献者等荣誉。

报告摘要

本报告提出了低压铸造产线在自动化、智能化规划的设计理念和解决方案。结合不同铸件特性、低压铸造工艺及工序特性,总结提炼了不同状况的产线规划模式,并在硬件和系统控制上实现无人化的前提下,结合各式物联网系统和管理系统实现全面数字化。面对当前采集到的庞大数据库,只起到了比较浅显的日常管理所需功能实现,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统计分析和利用,报告重点阐述了大数据如何做进一步的智能化分析,建立数据模型,推演每个过程的质量、效率、能耗等,从而反向促进产线找到切入点做更好的优化,协助管理层找到异常或可优化环节,给生产和企业带来最大效益。

李文均

大连誉洋工业智能有限公司董事长 

报告题目

低压铸造空心副车架自动后处理技术——赋能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

个人简介

致力于工业智能铸造后清理领域的研究30余年;2014年创立大连誉洋工业智能有限公司;带领团队突破欧美技术封锁,建立铸件打磨工艺参数,弥补国内航空领域在打磨领域的一些技术空白;实现国内多个首台(套),“国内首个缸体自动化打磨项目”“国内首套全闭环实时力控系统研发及应用”等,用实际行动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报告摘要

低压铸造技术凭借低压气体充型、高精度成型等优势,显著降低了铸件气孔率,尤其适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复杂薄壁零部件生产。然而,传统工艺依赖人工后处理,存在效率低、污染高、健康风险大等痛点。誉洋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突破,推动行业转型升级。设备采用先进的数控技术,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能够满足复杂铸件的加工需求;设备集成智能视觉系统与实时力控技术,成功解决冒口切割中精度不足、粉尘污染等行业难题,已为多家知名车企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毕江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硕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

铝车轮低压铸造非均组织形成机制与性能调控

个人简介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燕山学者,研究方向为压力铸造、增材制造、金属非平衡凝固组织性能调控。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主持/参研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重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企业横向课题10余项。

报告摘要

铝车轮因其轻质、高强、减震、耐蚀等优质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乘用汽车领域。目前,铝车轮多采用低压铸造工艺生产,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尚待突破。本项目通过铸造过程中的模具温度采集、数据监测和冷却工艺实时调整,提升铝车轮铸造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项目研究成果将大力推进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工艺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铝车轮智能制造新模式,对于提高国家制造水平和促进铸造技术迭代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侯峻岭

阜新市万达铸业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 

报告题目

 低压铸造在超(特)高压输变电铸铝壳体行业的应用与创新 

个人简介

在企业主要从事纯铜、铜合金、铝合金及这些金属铸件的研究和生产。在国家及企业重大攻关项目及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中贡献突出。特别是在高铁动车组、磁悬浮高速列车、超(特)高压输变电领域。曾在纯铜导电率、铝合金导电性、高强度铝合金及关键铸件生产工艺方面发表过论文,曾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多项省市奖励。

报告摘要

我国能源资源和生产力布局的不均衡迫切需要解决远距离输送电力能源问题,特高压输电技术的采用,将会有效提高输送距离,提高输送容量,减少输电损耗,降低输电成本,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特高压输电促进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发展,为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提供了条件,近年来出现了加速发展态势。超(特)高压输变电设备中的高压开关需要大量的、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铝合金壳体铸件,本报告介绍低压铸造在超(特)高压输变电铸铝壳体行业的应用情况和一些创新工作。

备注:报告顺序以最终的会议手册为准

会议日程

2025·天津

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会

第五届中国铸造协会压铸CEO年会

暨有色铸造轻量化论坛

会议基本信息

会议主题:“铝”创佳绩、“镁”好未来

会议时间:2025年5月20日-23日

会议地点: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万豪酒店

会议规模:1000人+

出席对象:车企/零部件/航空航天/压铸/低压铸造/重力铸造等企业负责人;汽车研发、技术、工艺、质量、采购、生产、设备等相关部门领导;大专院校教授等专家学者。

 

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铸造协会

承办单位:

中国铸造协会压铸分会

中国铸造协会低压铸造分会

中国铸造协会挤压铸造工作委员会

中国铸造协会半固态工作委员会

《铸造工程》杂志社

协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安徽省铸造协会

重庆铸造行业协会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

湖北省铸造协会

江苏省铸造学会

江西省铸造协会

山东省铸造协会

上海市压铸技术协会

天津市铸锻行业协会

浙江省铸造行业协会

香港铸造业总会

香港创新科技及制造业联合会

马鞍山市铸造协会

宁波市模具行业协会

宁波市铸造行业协会

苏州市压铸技术协会

肇庆市高要区压铸行业协会

国际支持组织:

韩国压铸协会、日本压铸协会、墨西哥压铸协会

持续更新中……

联系方式

论坛报名

黄亚伟:13381183809 

huangyawei@foundry.com.cn

 

曹林锋:13381182531 

caolinfeng@foundry.com.cn

 

现场展示及支持单位

陈海阔:13381183827 

chenhaikuo@foundry.com.cn

钱 明:13801942534 

qianming@foundry.com.cn

 

报告征集

曹林锋:13381182531 

caolinfeng@foundry.com.cn

 

论文征集

柳建国:13381182551 

liujianguo@foundry.com.cn

中国铸造协会版权所有© 中国铸造协会文化与传媒中心运营维护

京公安网备案[11010802010599号] [京ICP证030667号]

Copyright 2014 by China Foundry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